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
▎臺東藝文月刊-2022/11

  • 日期:111-10-28
  • 資料來源:藝文推廣科

/001/Upload/451/relpic/13161/119847/826ffd6d-c3eb-49ed-94c6-44955f607ba1.jpg

▶ 線上閱覽|https://reurl.cc/rZlDvO

▶ 下載檔案|https://reurl.cc/Z1nA4a


每次從臺東前往他方身上總帶著海洋、 木頭的氣息,因為臺東的生活層次來自於 自然景觀與人文故事,對比人車擁擠的城 市,我們可能需要更安靜才能感受到豐富 的訊息,對比步調過快的城市,我們可能 需要更慢才能閱讀到迷人的細節,邀請大 家用雙腳體驗屬於臺東的漫遊藝術,以心 對話途中光景,延續至日常的能量,是臺 東賦予旅人最暖心的禮物。 

本月《臺東藝文》專欄在秋冬交替的天 涼時節,以「2022 台東光祭」規劃一趟 紙上行旅。東部首屆光祭,由國內外藝術 團隊在疫情趨緩之際,實地前往知本踏 查,而形塑出充分回應在地的現地創作, 12 件作品與「逐光」前來的大家匯聚在 群山縱谷間,真正形成本屆「台東光祭」 的精神──在一起,能量滿滿,用溫泉及 光藝術,為知本注入創新及藝文能量。


「2022 臺東美術館聲音藝術節」系列 活動中,「消失的聲音」聲音藝術展覽, 利用「聲音」足以超越單一感官經驗的深 度,易於和多種創作媒材結合的自由度, 感同身受多元的議題,好比法籍藝術家澎 葉生(Yannick Dauby)作品《藻礁》, 以虛構的科學研究的敘事,思考人與自然 的關係,而陳芯宜的作品《留給未來的殘 影》合作舞者周書毅,在 VR 世界引領我 們思考:「意識似乎可以被保留,但是那 些逝去的和最後被留存的究竟是什麼?」 走出美術館在漁場、宮廟、遺跡、湖海 濱處,還要搭上藍皮解憂號列車,「2022 臺東藝穗節」由各組創作團隊像是再拒劇 團、稻草人舞團、曉劇場、闖劇場等,將 演出主軸與地景呼應,形成臺東獨有的現 地創作。時逢秋季,轉換走馬看花的旅行 節奏,或漫步或停留,臺東有很多的故事 可以說,只要你願意與臺東的一景一物交 換時空。


● 藝文進行式隨選 What's on

/001/Upload/451/relpic/13161/119847/6cae5412-8284-4839-8e29-6b6697f346e4.jpg

/001/Upload/451/relpic/13161/119847/bb0dd5c5-9022-4252-a351-1be8734139f0.jpg

● 新書上架 New Books

/001/Upload/451/relpic/13161/119847/4d32d6d4-0fea-4e0f-bfaa-8ff9c10e02d7.jpg